4 青春匠心|直击汽修专业实训课堂,看高一学子如何“把脉”汽车安全
“报告老师,准备完毕,请求开始!”
随着学生洪亮的口号声,配备德国原厂诊断设备的现代化车间里,高一汽修(1)班实训课堂的标准化大幕正式拉开。
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两名学生化身“汽车医生”,在伍育栋老师的指导下,以教科书般的30步标准化流程为实训台上的车辆“把脉问诊”。
车轮挡块精准卡位、举升垫块三点定位,整套准备动作行云流水。当液压机托起车身时,只见两人蹲起检查举升平稳性,他们严谨的姿态,让“安全规范”四个字有了具象表达。
在教师“手把手、点对点”的指导下,两位同学熟练运用游标卡尺测量制动盘厚度和制动块摩擦片厚度并记录。通过标准流程精准判断磨损状况,这正是我校“理论+实操”双轨教学模式的生动写照。
工具与零件清脆的碰撞声中,观摩区的同学们自发形成观察小组,时而低头记录要点,时而踮脚观摩细节。通过"以长带新"的传承式教学,我校已形成特有的技能培养生态。
“安装制动块”“安装制动钳”“安装车轮并预紧车轮螺丝”……在伍老师一声声指令下,两位同学有条不紊地将车轮安装好,并降车至地面,完成后续收尾工作。他们的每个动作都展现出超越年级的沉稳,俨然已有职业技师的雏形。这种"准员工"式培养,正是校企合作项目的显著成果。
这些在实训台架前俯身的少年,左手握着拧紧人生的扭矩扳手,右手写着改写命运的习题。当多数同龄人还在题海徘徊时,他们已掌握安身立命的专业技能。当理论照进现实,职业教育正在书写最炙热的的答案——所谓成长,从来都是头脑与双手的双向奔赴。
图文:李洁
一审:彭洁
二审:李诗秀
三审:蔡辉